影响维度 | 具体表现 | 详细后果 |
---|---|---|
症状加重 | 情绪及认知症状 |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缺乏愉快感、悲观消极、自责自罪、自我评价低、缺乏希望等症状愈发明显,患者长期处于极度痛苦和绝望状态,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受损,严重阻碍个人发展和未来规划。 |
意识活动症状 | 意识活动减退,对日常生活、社交等丧失兴趣,出现整日卧床、不想工作,严重时不顾饮食、个人卫生,甚至不语、不动等情况。 | |
睡眠及食欲症状 | 出现睡眠障碍,如失眠(即使疲惫不堪,仍然难以入眠,睡眠浅易醒,早早醒来)或嗜睡(无法控制的长时间睡眠,醒来后依然感到疲累);食欲改变,如食欲下降。 | |
躯体症状 | 引发多种躯体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气喘、习惯性咬紧牙关和抿嘴(放松下来会感到疲惫)、手部颤抖(试图控制时颤抖更加明显)、手脚麻痹、身体麻木不灵敏反应、头脑混沌(常常难以理解别人讲话内容,大脑似乎停滞,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消费作为报复行为(无法控制地购买大量物品,即使明知购买过多无益处)、耳鸣烦恼(一旦静下来,耳中不时会出现嗡鸣声,听不到其他声音,严重时甚至感觉有人在耳边低语)、心悸胸闷(焦虑心烦,心神不安,常感受到胸部受挤压疼痛,心跳不稳,严重时感觉麻木无感觉)、喉咙有梗阻感(感觉喉咙被阻塞,像有物体阻塞,如团团棉花,令呼吸困难)等。长期还可能导致脑组织出血、大脑功能萎缩,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 |
其他症状 | 身体疲劳、精神萎靡等症状持续加重,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诱发感冒、肿瘤等疾病。 | |
自杀风险 | 自杀企图及行为 | 部分患者出现消极悲观和自责自罪,产生绝望感,进而有自杀企图甚至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往往有预谋和计划,很高。 |
扩大性自杀 | 出于对亲人的同情、帮助他们摆脱苦难或难舍亲情,部分患者会将亲人杀死后再自杀,社会危害性很大。 | |
自杀倾向增加 | 随着病情进展,若未积极干预治疗,患者出现自杀倾向的可能性增大。 | |
社会功能受损 | 工作学习能力 | 工作能力下降,学习能力受到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做出决策困难,可能遭受职业和学业上的挫折,甚至失去工作或学业机会。 |
社交能力 |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甚至出现孤立和隔离。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思维意识缓慢,交流时不能很好理解他人意思,回答迟钝、语速慢、语言少、表达不明确;行动缓慢,拒绝参加社交活动,整日将自己关在家中,惧怕阳光,讨厌白天,喜欢黑夜。 | |
家庭关系 | 对亲密关系和家庭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家庭纠纷和离婚等问题,家人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照顾负担。 | |
生活质量下降 | 日常活动 | 失去兴趣和参与度过以往喜欢的活动,无法享受生活,常常感到疲倦、无精打采,对生活失去乐趣,难以体验正常的情感和情绪变化。 |
整体状态 | 社会功能明显下降,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 |
社会负担 | 行为失控 | 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出现攻击他人的情况,存在社会安全隐患,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
术语解释:
-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评价低、缺乏希望、悲观失望等,严重的还会引起一些躯体症状。
- 扩大性自杀:抑郁症患者出于对亲人的同情、帮助他们摆脱苦难或难舍亲情,会将亲人杀死后再自杀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