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具体治疗方法 | 适用情况 | 作用机制 | 常用药物/方式 | 注意事项 |
---|---|---|---|---|---|
药物治疗 | 抗抑郁药(选择性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 一般抑郁症患者 | 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焦虑症状等,副作用相对较小 |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 药物治疗需遵医嘱,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不可自行盲目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
抗抑郁药(5 -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 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 | 增强神经递质的传递 | 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 ||
抗抑郁药(三环类) | 部分抑郁症患者 | 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相对较多 | 阿米替林、丙米嗪等 | ||
心理治疗 | 认知行为疗法 | 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 | 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引导患者认识到自己不合理的认知,并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替代 | - | - |
人际治疗 | 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 | 关注患者的人际关系问题,帮助患者改善社交技巧,处理人际冲突,增强社会支持系统 | - | ||
精神分析疗法 | 抑郁症患者 | 挖掘患者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情感,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 - | ||
物理治疗 | 重复经颅磁刺激 | 抑郁症或者焦虑症患者 | 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改善抑郁症状 | - | - |
电休克治疗 | 严重抑郁症患者,尤其是有强烈自杀观念或行为、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 通过短暂的电流刺激大脑,引发癫痫样发作,从而改善大脑的神经化学物质平衡 | - | ||
运动疗法 | 抑郁症患者 | 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 | 适当运动 | - | |
中医方剂治疗 | 柴胡剂 | 抑郁症患者,体型偏瘦,抓住抑郁、心烦失眠、忧愁的状态,同时脉不尚虚弱者 | 治疗抑郁症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丹栀逍遥散等 | 应用时要特别关注病史的问诊 |
半夏剂 | 情绪焦虑抑郁,体型较胖,属于痰湿型,舌苔厚腻,伸出舌头有时可见舌面两旁有两条白线“半夏线”,讲话时口角容易有白沫子,平时有恶心倾向,容易晕车恐高的患者 | 调理神志抑郁病 | 半夏厚朴汤等 | - |
治疗方式 | 具体内容 |
---|---|
心理治疗 |
|
药物治疗 | 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抑郁的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有中成药,如巴戟天寡胶囊,可温补肾阳,对轻中度抑郁症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维持治疗期具有不错的疗效;西药,如氟西汀、舍曲林等。 |
术语解释:
- 选择性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抗抑郁药物,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 - 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 - 羟色胺的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 5 -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可以同时抑制5 -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强这两种神经递质的传递,对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效果较好。
- 三环类抗抑郁药:是较早使用的一类抗抑郁药物,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 - 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的浓度,但副作用相对较多。
-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利用磁场作用于大脑特定区域,调节神经细胞兴奋性的物理治疗方法。
- 电休克治疗:是通过短暂的电流刺激大脑,引发癫痫样发作,从而改善大脑神经化学物质平衡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严重抑郁症患者。
- 柴胡剂:是以柴胡为主要药物组成的方剂群,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疗效。
- 半夏剂:是以半夏为主要药物组成的方剂群,可用于调理神志抑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