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判断要点 | 详细内容 |
---|---|---|
假药判断通用要点 | 成分不符 | 药品所含成分与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属于假药;药品成分不符或添加其他成分的药品可能是假药 |
文号问题 | 无批准文号或文号无效的药品可能是假药;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均为假药 | |
生产问题 | 未经批准或超范围生产的药品可能是假药 | |
性状异常 | 变质的药品,被污染的药品属于假药 | |
功效不实 | 声称能治疗特定疾病但实际没有相关疗效,甚至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药品,属于假药范畴;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也可能被认定为假药;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视为假药 | |
法规标准不符 | 凡不符合药品管理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药品,都可能被认定为假药 | |
假药酒判断要点 | 来源与资质 | 正规的药酒应有合法的生产厂家、批号等相关资质信息,若来源不明或缺失这些信息,可能是假药酒 |
外观与气味 | 真药酒通常色泽均匀、无杂质,气味纯正;假药酒可能色泽怪异、有异味或刺鼻 | |
包装与标识 | 包装应规范,标识清晰完整,包括药品名称、成分、功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若包装粗糙、标识模糊或有误导性信息,可能是假药酒 | |
咨询专业人士 | 可咨询药师、医生等专业人士,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能较为准确地判断药酒的真伪。若对药酒的真伪存在疑虑,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 |
抑郁症相关 | 定义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劳、睡眠障碍等;会影响患者的情绪、思维和行为,有悲伤、无望、无助感等表现形式 |
症状 | 包括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自卑感、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困难等;还可能有头痛、胃痛等躯体症状,心跳加速等心血管症状,出汗、手抖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负向思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认知症状 | |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和辅助药物)、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心理咨询等,心理咨询包括倾听与理解、积极关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方法和技巧,有建立咨询关系、制定咨询计划等过程和步骤)、运动疗法(锻炼身体促进心理健康) | |
青少年药物滥用 | 危害 | 药物滥用对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长期滥用药物会导致情绪失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未成年人的大脑尚未完全发育,滥用药物可能性地改变大脑结构和功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学习困难和行为异常,还会有记忆力衰退等副作用 |
处方药管理 | 处方药是为保证用药安全,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精麻药品的销售管理则更加严格 |
术语解释:
1. 精麻药品:即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2.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
3. 暴露疗法:是指让患者暴露在各种不同的刺激性情境之中,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
4. 抗抑郁药物:是一类主要治疗以情绪低落、心境郁郁寡欢为主要症状的精神药物。
5. 辅助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辅助主要治疗药物发挥更好疗效或减轻主要药物副作用等作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