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详情 |
---|---|
适应症 | 主要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的抑郁症,包括重度抑郁症;还可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社交焦虑症和恐怖症等多种类型的焦虑症;可改善严重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心境,减轻抑郁症状(如悲伤、焦虑、睡眠障碍等);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发作,帮助调节患者的情绪波动,减轻抑郁症状;对于伴有抑郁症状的躁狂发作,可作为一种选择性治疗药物,帮助平衡患者情绪,减轻抑郁和躁动状况;常用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缓解患者的焦虑感,减轻相关的抑郁症状 |
作用机制 | 是一种选择性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通过减缓神经递质5 - 羟色胺(血清素)在神经元间的回收,提高神经元间血清素浓度;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通过调节多巴胺和5 - 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能影响其他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四环类化合物,主要通过调节5 -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神经递质发挥功效,具有增加食欲、改善睡眠和提高焦虑状态下注意力等多重机制;主要通过与多种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转运,改善大脑中的不平衡情况;通过抑制突触前α2受体增强肾上腺素能的神经传导以及结合中枢5 - HT受体调节5 - 羟色胺的功能 |
疗效 | 通常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发挥疗效,疗程长短根据患者病情确定,一般为数周至数个月;在临床上被证明可以显著减轻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盐酸舍曲林治疗重性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相近,可作为治疗重性抑郁症的药物,尤其适用于失眠与激越患者;对重度失眠患者疗效突出;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对于轻度、中度甚至重度抑郁症患者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快速改善患者异常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减轻焦虑情绪和紧张感,让患者得到放松和舒缓 |
注意事项 | 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药物适应症进行选择,具体药物使用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治疗重度抑郁症可能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生物治疗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安排;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遵循适当的剂量以及用药时间;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让医生及时评估疗效和调整用药方案;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如果出现异常反应或副作用,应及时告知医生;不宜突然停药;有肝肾功能损伤的病人,用药时应予以注意;合适的剂量在2 - 4周内就会有显著疗效,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剂量增加,直至剂量,如加量后2 - 4周内仍无显著疗效,应立即停止用药 |
副作用 |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头晕以及体重增加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口干和便秘等不适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食欲增大及体重增加、嗜睡、镇静,通常发生在服药后1周内,注意此时剂量的减少并不会缓和这种不良反应,反而会影响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米氮平没有明显的抗胆碱作用,所以很少出现口干、便秘的症状,对男性性功能影响不大 |
用药方式 | 半衰期为20 - 40小时,用药可以1天1次,于睡觉前服下效果更佳,也可以分服,早晚各1次;病人应持续服药,好在症状完全消失4 - 6个月后再停药 |
与其他药物对比 | 与奥氮平有很大区别,米氮平主要治疗抑郁症和其伴随症状,而奥氮平主要治疗狂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类系统疾病;与盐酸舍曲林治疗重性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相近 |
综合治疗建议 | 中重度的抑郁症采用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的综合治疗才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重度抑郁症可能需要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等 |
备注: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以及睡眠障碍等,目前病因未明,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或大脑突触间隙5 -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下降有关。当出现疑似抑郁症的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在专业医师的评估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治疗。
术语解释: - 5 - 羟色胺(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心境的神经传导物质,在调节情绪、睡眠、食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选择性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一类抗抑郁药物,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 - 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中5 - 羟色胺的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特点,对多巴胺和5 - 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有调节作用。 - 四环类化合物:具有四环化学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米氮平属于此类,在抗抑郁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 双相情感障碍: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情绪在躁狂和抑郁状态之间波动。 - 重复经颅磁刺激: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调节神经活动,用于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