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阶段 | 治疗目标 | 一般时间范围 | 影响因素 | 治疗方式 | 药物使用 | 注意事项 |
---|---|---|---|---|---|---|
急性期 | 控制症状,尽量临床痊愈(症状都消失) | 一般1 - 3个月;轻度患者积极治疗2 - 4周可度过,重度患者可能需6个月;多数患者接受综合治疗6 - 12个月可完全康复;病情轻的约1周能控制病情,严重的约2周 | 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及时治疗、个体差异性(年龄、身体状况等) |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 | 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米氮平片等;若6 - 8周治疗效果不佳,换用其他作用机制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 | 及时治疗;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根据情况调整药物 |
巩固期 | 防止症状复燃(部分症状缓解后因过早减药、停药而症状再次出现) | 4 - 9个月,一般4 - 6个月 | 病情严重程度、个体恢复情况 | 继续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可能继续或转换形式 | 药物剂量和急性期相同,之后可能逐渐减少 | 不可过早减药、停药;持续配合治疗 |
维持期 | 防止复发 | 发作6 - 8周或不少于1年;出现两次以上复发至少2 - 3年;多次发作3 - 5年甚至更长,严重多次反复发作可能终身服药 | 是否发作、复发次数、病情严重程度 | 继续服用药物或接受定期心理治疗 | 具体药物使用时间和剂量遵医嘱 | 长期坚持治疗;定期复诊 |
术语解释: - 临床痊愈:指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恢复到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 症状复燃:是指抑郁症患者在部分症状缓解后,由于过早减少药物剂量或停止用药,导致症状再次出现的情况。 - 复发:指抑郁症患者在临床痊愈后,经过一段时间,抑郁症症状再次出现。 - 抗抑郁药:是一类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 心理治疗:是指治疗者与患者之间通过表情、态度和行为等相互交往过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改变或影响患者的消极认知情绪,从而消除或减轻导致患者痛苦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异常行为。
备注:抑郁症的治疗时间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文中提及的时间范围仅供参考。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在治疗过程中,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若无法自行判断病情或症状持续不见好转,建议家属陪同前往医院精神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后对症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