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龄在21-45之间,近年来屈光度数稳定,矫正视力良好者; 2、远视的娇正范围是30-100度,近视的娇正范围是30-2300度,散光范围是10-400度的人群; 3、前房深度合适,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者; 4、在1年内眼镜度数的变化不超过0、5D者; 5、高度近视不能接受眼镜、角膜接触镜(RGP)者; 6、开眼症或角膜偏薄者(不适合进行LASK的患者)。
1.外伤性白内障,由外伤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或者失明,可考虑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2.先天性白内障,即婴儿出生后发现晶体混浊,此类白内障非常特殊,一般要求在出生6个月内尽早手术。 3.老年性或代谢性、药物性、放射性等任何原因引起的白内障,一旦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都可以考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
1、近距离工作或阅读困难,比如阅读时需要把书本拿远,或者需要在光线强的地方阅读才能看清。 2、视疲劳。随着调节力的减退,阅读需求逐渐接近调节力极限,即在阅读时,几乎要动用眼睛全部的调节力,这样就导致不能持久用眼,同时因过度调节容易发生眼胀、头痛等视疲劳症状。
如果散光度数大于75屈光度,引起视力低下,也就是视力小于1.0时,就需要考虑行配镜来矫正视力。
一、当患者远视达到中高度时,调节能力降低,即使是轻度的远视也需配戴眼镜。 二、远视患者视远比视近付出的调节力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调节能力降低,需要配戴远视眼镜。建议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用眼,多休息少熬夜,不要在黑暗的地方玩手机看电脑等。
小儿斜视手术年龄越早,术后的效果越好。但是斜视手术也分一定的年龄阶段,对于先天性内斜视,患儿1~2岁期间做,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外斜视,在患儿4~6岁进行手术为合适。
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的儿童
被诊断为近视的儿童
一旦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都是需要手术的。一般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是药物治疗,除非是葡萄膜渗漏综合症是需要做巩膜开窗手术的,药物治疗是没有效果的。适应症就是只要是符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基本上都是倾向于要手术治疗。
在临床上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可利用药物、抗新生血管的药物,来帮助消除炎症、水肿等眼底症状。如果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了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大量的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新生血管等,则需要进行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主要是玻璃体切割手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指征主要为患者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大于1个月不能吸收,或者出现了Ⅴ期的视网膜增殖,或者Ⅵ期的视网膜脱离,此时需要进行玻璃体的切割手术,可以在术中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眼内的激光光凝治疗。
黄斑裂孔是分期的,一般到三期就可以做手术。
建议反馈 您的每一条建议,我们都认真对待
返回顶部 快速回到顶部